mysql全文索引|全文索引Sphinx的安装配置及使用教程

更新时间:2019-11-04    来源:全文检索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 字体:

【www.bbyears.com--全文检索】

搜索分为两种:

  1. 对结构化数据搜索:SQL语句对数据库中存储的内容进行查询。

  2. 对非结构化数据搜索:文本,图片,全文搜索。

 

全文检索分为两类:

  1. 顺序扫描:如SQL中的LIKE查询或regexp正则查询。

  2. 索引扫描:将非结构化数据提取部分(如:词组)后进行重组,使其机构化,这些提取出的数据即索引。

 

使用索引的全文检索包括两个过程:

  1. 索引创建(Index):将内容中的词组 与 文本的ID提取出来,创建一张索引表。

  2. 搜索索引(Search):将搜索内容拆分成词组,去索引表中匹配ID,查出文本内容。

  

如何创建索引:

  1. 将需要创建索引的文档交给分词组件(Tokenizer);

    分词组件所做的事:将文档生成单独的单词,去除标点符号,去除停词(the, a, 的, 是);每种语言的分词组件都有一个停词集合,

    经过分词组件后得到的结果成为词元。

 

  2. 将得到的词元(Token)传给语言处理组件(Linguistic Processer);

    语言处理组件对得到的词元进行同语言处理:如,英文变为小写(Lowercase),将单词缩减为词根形式,如“cars”到“car”等(stemming),将单词转变为词根形式,如“drove”到“drive”(lemmatization),

 

  3. 将得到的词(Term)传给索引组件(Indexer);

    索引组件主要做以下几件事:利用得到的词(Term)和文档ID,创建一个字典,对字典按字母顺序排序,合并相同的词成为文档倒排(Posting List)链表。

 

如何对索引进行搜索:

  1. 输入查询语句,提交给Sphinx。

  2. Sphinx对查询语句进行词法分析,语法分析及语言处理。

  3. 搜索索引,得到符合语法树的文档。

  4. 根据得到的文档和查询语句的相关性,对结果排序。

 

Sphinx是SQL Parse Index(查询词组索引)缩写,基于SQL的全文检索引擎。Coreseek支持中文的全文检索引擎。

Sphinx的优点:

高速的建立索引(在当代CPU上,可达到10M/秒)

高性能的搜索(在2-4G的文本数据上,平均每次检索响应时间小于0.1秒)

可处理海量数据(目前已知可以处理超过100GB的文本数据,在单一CPU的系统上可处理100M的文档);

提供了优秀的相关度算法,基于短语相似度和统计BM2的复合Ranking方法;

支持分布式搜索;

提供文档片段(摘要以及高亮)生成功能;

可作为MySQL的存储引擎提供搜索服务;

支持布尔、短语、词语相似度等多种检索方式;

文档支持多个全文检索字段(最大不超过32个);

 

Sphinx的缺点:

必须要有主键

主键必须为整形

不负责数据存储

配置不灵活

 

Sphinx的使用:

1. 下载Sphinx:

wget http://sphinxsearch.com/files/sphinx-2.2.8-release.tar.gz

 

编译安装:

cd /public/sphinx-2.2.8

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sphinx --with-mysql=/usr/local/mysql

(rpm安装的mysql: 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sphinx --with-mysql=/usr)

make && make install

 

安装完毕得到四个目录:

bin:存放命令,indexer索引组件,searchd进程

etc:配置文档

var:存放索引表

 

创建数据库表:

show database;  //查看所有数据库

create database test;

create table post(

  id int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,

  title varchar(255) not null default '',

  content text default NULL

)engine=myisam default charset=utf8;

desc post;  //查看表结构

insert into post(title, content) values("linux", "linux11111");

 

2. 配置Sphinx:

cd /usr/local/sphinx/etc/

cp sphinx.conf.dist sphinx.conf  //备份配置文件,防止改错

vim sphinx.conf

配置文件结构:

# 主数据源,(main名字可更改)
source main{
  type     = mysql    #数据库类型
  sql_host  = localhost  #MySQL主机IP
  sql_user  = test     #MySQL用户名
  sql_pass  =        #MySQL密码
  sql_db   = test     #MySQL数据库
  sql_port  = 3306     #MySQL端口
  sql_sock  = /tmp/mysql.sock    #Linux下需要开启,指定sock文件
  sql_query_pre = SET NAMES utf8   #MySQL检索编码
  sql_query_pre = SET SESSION query_cache_type=OFF #关闭缓存
  sql_query = \             #获取数据的SQL语句
    SELECT id, title, content FROM post
  #sql_attr_uint = group_id      #对排序字段进行注释, 默认使用sphinx的文档表,这里不需要
  #sql_attr_timestamp = date_added  #对排序字段进行注释
  
}

# 增量数据源, 继承主数据源
source main throttled : main{
}

# 主索引,(main名字可更改)
index main{
  source  = main
  path   = /usr/local/sphinx/var/data/main
}

# 增量索引
index test1 stemmed : test1{
}

# 分布式索引,distributed index
index dist1{
}

# 实时索引,realtime index
index rt{
}

# 索引器,(调整最小内存到最佳)
indexer{
  mem_limit = 256M  #内存大小限制,默认128M,推荐256M
              #其它用默认即可
}

# 服务进程,(监听端口号)
searched{
  #全部默认即可,默认端口号就是9312
}

# 公共配置
common{
}

:set nu        //显示行号,:set nonu取消行号

:311,314s/^/#/g  //注释增量数据源

:628,632s/^/#/g  //注释增量索引

:639,696s/^/#/g  //注释分布式索引

 

3. 创建索引:

创建索引命令:indexer

-c     指定配置文件

--all    对所有索引重新编制索引

--rotate  用于轮换索引,在不停止服务的时候(searchd运行时)增加索引;searchd运行时不加会报错。

--merge  合并索引,增量索引合并到主索引的时候用

 

生成全部索引: /usr/local/sphinx/bin/indexer -c /usr/local/sphinx/etc/sphinx.conf --all

或生成指定索引: /usr/local/sphinx/bin/indexer -c /usr/local/sphinx/etc/sphinx.conf main

 

(1)如果这里出现报错:

【ERROR: index 'main': sql_connect: Can'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'/tmp/mysql.sock'】

没找到/tmp/mysql.sock, 通过find / -name mysql.sock -print查找到位置,在配置sphinx.conf里更改正确。

如:mysql_sock = /var/lib/mysql/mysql.sock 保存退出。

 

(2)继续创建索引,警告:

【WARNING: Attribute count is 0: switching to none docinfo】

改sphinx.conf里的docinfo = none就没有警告了。(http://sphinxsearch.com/docs/current.html#conf-docinfo)

 

创建索引出现如下提示,表示生成成功: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bbyears.com/aspjiaocheng/77314.html